基金

对冲基金安全吗?对冲基金有何风险?

  对冲基金,早期一种基于避险保值的保守投资策略的基金管理形式,主要通过对冲来规避风险,保值资产。随着时间的推进,

  对冲基金已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模式,通过做空等操作手段来追求高收益、承担高风险。近期,股票市场仍不明朗,投资者的关注度也渐渐将目光转向各种类型的对冲基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冲基金所宣传稳健、收益率的宣传标语。那么,对冲基金的风险程度如何,又有哪些风险呢?

  一、大小盘风格风险

  在今年中金所推出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之前,股指期货市场上仅有一种可供对冲基金对冲的标的——沪深300股指期货。沪深300代表的是A股中的大盘股,如果采用市场中性策略,对冲沪深300股指期货,极有可能选出的股票组合相对于沪深300为偏小盘的。这种大小盘风格的不同也会隐藏着一定的风险,比如2014年12月的市场中性“黑天鹅”事件,就是由于当时大盘股,特别是以银行和非银金融为代表的金融股超涨所造成的。市场中性策略中多头跑不过空头,就会造成回撤的出现。

  二、规模风险

  随着投资者的热捧,对冲基金无论在发行速度还是融资规模都有了显著的变化,而一些私募基金的管理规模也在近半年实现翻倍。不同于传统金规模较大时会受限于策略本身的可容资金量,具体来说,可容纳资金量与策略的交易频率、标的日成交量和市场上同类策略的资金规模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基金规模快速增加,超过策略可容资金上限时,基金公司往往需要增加新的策略来吸纳多余的资金。当没有新策略的加入时,就会增加原有策略的冲击成本,造成策略收益率的降低。简单来说,比如组合中的某只股票持有量超过一定比例上限时,在退出过程中就会对市场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股票价格在卖出的同时下跌,从而降低收益。一般而言,统计套利策略的可容资金量要少于传统的多因子策略,而像股指期货日内趋势策略的可容资金量就要更少一些。

  三、政策风险

  对我国金融市场来说,股指期货还属于新生儿,相比于有20多年历史的证券市场,时间最久的股指期货也仅有5年多的历史。对于这类带有自然杠杆的金融衍生品,监管方面也会更加严厉。从6月15日股市调整以来,中金所对于股指期货的交易规则也是进行了多次调整,这也影响到大部分对冲基金的日常操作。最严厉时各类期货账户都不能开出空单,在这种情况下,对冲基金只能平掉现货头寸,以低仓位甚至空仓的状态运行。而这种监管层面的限制不仅体现在期货端,在现货端也同样存在。7月30日,上交所与深交所对24个股票交易账户进行了限制,其中不少是量化对冲基金的账户,理由同样为申撤单频率过高,影响市场价格走势。

  由于监管层面限制而产生的风险属于不可控风险,长期来看,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此类的监管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对冲基金的政策风险将逐步减弱。但短期看来,如果股市继续震荡,股指期货端的限制还将继续,对冲类基金的运行仍将受到一定影响。

  四、基差风险

  对于国内对冲基金来说,能对冲的手段并不是很多,大部分对冲基金都是通过股指期货来对冲的,这其中基差的因素就很关键。当基差为正时,可以通过卖出股指期货,同时买入现货或者ETF来实现套利,所以当出现较大正基差时往往很快就会消失,重新恢复正常。但是由于股票融券成本较高,当出现负基差时,往往不能买入股指卖出现货来进行反向套利,这就造成了负基差状态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当期货端大幅贴水,对冲基金做空股指期货时就会面临交割日基差收敛的风险,如果当月策略收益低于基差贴水所带来的亏损,组合整体就会为负收益。目前市场震荡调整,投资者情绪较为谨慎,反映在股指期货上就为大幅贴水。我们将中证500股指期货的四个合约近一月的基差情况作了对比,发现除去交割日当日主力合约(IC1508)基差的正常收敛,其余时间四合约均为负基差,贴水最少的IC1508当月平均也有-3.67%的贴水。对于大多数市场中性对冲基金来说,如此深度贴水是难以进行操作的。我们也观察到自7月以来,市场上的公募、私募对冲基金净值曲线都比较平坦,基金整体仓位也都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