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基金是什么?保本基金是如何运作的?
2010年底,证监会颁布了新的《关于保本基金指导意见》,新规定降低了担保人门槛,并明确指出保本基金可以投资股指期货及其金融衍生品,对保本基金的发行以及投资策略的完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1年以来,伴随着国内股票市场震荡行情的延续,基金投资者避险情绪高企,保本基金受到热捧,国内保本基金迎来史上最大的扩容潮。截至6月底,今年已发行的保本基金已经达到12只,募集规模约300亿份,远远超过过去8年保本基金的发行总量。
本金安全、兼获收益,这样的投资看似完美。事实上,基金持有人在享受本金保护的同时,需要在预期收益和流动性等方面付出相应的代价
保本基金的特点
所谓保本基金,是指在基金的一个保本周期(基金一般设定了一定期限的锁定期,在我国一般是3年,在国外甚至达到了7年至12年)结束时,不论盈亏,投资者都可以按照契约拿回原始投入本金。投资者如果提前赎回,将不能享受事先约定的本金保障。
这类基金对于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的投资者或是在未来股市走势不确定的情形下,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品种,既可以保障所投资本金的安全,又可以参与股市上涨的获利,具有其特定的优势。保本基金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本金保障。
基金公司在发行一只保本基金之前,要与具备资质的担保机构签订担保合同,若在保本期满时,基金发生亏损的情况果真发生,则应根据合同,由担保人对基金投资者进行本金的全额保本或部分保本。
第二,半封闭性。
保本基金都会规定一个保本期,一般来说投资者只有全程参与保本期,本金才能得到保证,而其间后进、先出的投资者并不享受基金合同中的保本条款,投资者不仅要自己承担基金净值波动的风险,而且还可能要支付比较高的赎回费用。另外,保本期内一般不接受基金的申购。
第三,增值潜力。
保本基金在保证投资者本金安全的同时,通过股票或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分享证券市场的收益。与银行存款或国债投资相比,保本基金具有较高的增值潜力,在保证本金回报的同时,具有较高的预期收益。
保本基金是如何运作的?如何投资才能实现最终的保本?
常用的做法是,保本基金将大部分资产投资于固定收入债券,从中获取基础收益,如票息收益,以使基金期限届满时有能力清还投资者的本金,即实现保本;其余资产投资于高风险资产如股票或期权等,主动获取超额收益,提高回报潜力,即实现增值。
由于我国金融工具有限,缺乏相应的期权工具,因此很难采用OBPI保本策略(增值部分通过买入看涨期权来实现),我国现有的保本基金的保本策略CPPI策略(增值部分通过买入股票来实现)在国内的应用最为广泛。
经过情景分析发现,CPPI策略在牛市初期和熊市末期的投资收益普遍高于其他情况下的收益,但是低于同期股票投资收益。这是由于保本基金为了确保本金安全,在股票市场好的时候也必须分出一部分资金用于低风险投资,因而拖累了基金组合的整体收益;在熊市初期和牛市末期的收益较差,甚至低于同期债券收益,但仍高于同期股票收益。这是由于保本基金在市场不好的时候,会将资金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用来投债券等低风险资产,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因而避免了净值大幅下滑的风险;在震荡市场中均能实现保本,收益高于同期股票投资,低于债券投资。
可见,通过运用CPPI策略,保本基金能够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自行调节大类资产之间的风险配比,避免了投资风格过于激进或过于保守的极端情况,由此产生了保本基金“在牛市中收益不及股票,在熊市中收益不及债券”的局面。但是由于保本基金投资业绩不够突出,如果遇到不利的市场环境,投资收益甚至为零,低于银行存款利息,因此很难吸引那些预期收益较高的投资者。
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
基于保本基金的保本条款及其稳健的投资策略,我们认为该类基金应属于收益适中、风险偏低的投资品种,建议欲获取适中收益又希望本金安全的稳健投资者积极认购,构建适合自身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组合。
需要指出的是,保本基金的保本条款通常是以持有完整的保本周期为前提条件的。因此,若投资者在基金开始运行后中途申购、或未持有到期中途赎回,则不能获得保本条款的保护,同时还需要交纳较高的赎回费,投资者将自行承担基金净值波动的风险。因此保本基金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风险,不适于短期投资者。
此外,若保本基金在保本期间运作不成功,未获得收益,根据合同规定,投资者只能保住本金或很少的最低收益,此种情况下,投资者将损失同期银行存款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