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股票亏了,指数基金定投能救钱包吗?

  指数基金已走过16个年头,在今年A股整体下跌的情况下,其规模不降反增,尤其是ETF不断创造新纪录。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今年三季度,指数基金规模共计5382.5亿元,环比上个季度增长了490.6亿元,ETF的规模单季度暴增351亿元,总规模达到2897亿元。自6月1日A股纳入MSCI指数体系,大批成熟的国外资本进入内地市场,追逐的也是指数基金。

  “是不是说指数基金大势已定?”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马晓东近日在深圳举行的首届“全球指数基金论坛”上提出疑问。从全球市场看,指数基金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市场发展比较成熟,规模增速很快,在全球各大类细分产品中,属于最快速发展的产品。指数基金投资的根本推动力量需要指数长期上涨。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投资指数基金仍需要择时、择风格。

  指数基金迎来春天?

  巴菲特曾多次说过:对于个人投资者,最好的投资方式,就是指数基金定投。这让指数基金暴得大名。但在中国,直到2018年,指数基金才迎来自己的春天,规模暴增,被很多市场人士视为继主动权益基金、货币基金大发展之后,指数基金的元年。这在国外市场可以找到例证。马晓东表示:“美国市场似乎也在讲同一个故事,从2009年算起,被动基金已经连续十年获得资产净流入,尤其是最近三四年,资金一方面从高收费的主动基金中撤出,另一方面涌进了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和ETF,这使得它们总规模已经占到美国市场的35%。”

  不过,中国的指数基金增长虽快,但相对于三季度末13.16万亿元的公募基金总规模,占比仅4%。所谓指数基金,就是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为标的,并以该指数成份股为投资对象,购买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的基金产品。

  指数基金的优点极其明显:一是,从事被动投资,投资策略简单明了,非常易于普通投资者理解。二是,银行理财等资管市场正在进行净值化转型,投资人过去已经适应了预期收益型“保本”的产品。过去,投资人被“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完成了投资者教育,但近两年货币基金规模监管趋严、收益率也较以往大幅下降。在从风险较低的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向风险较高的权益类产品、净值型理财转型过程中,选择风险收益较为透明的指数基金作为过渡也是一种策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主动权益类产品。2007年,不到250只权益类基金产品就能把规模做到接近3万亿,但如今2000多只产品却撑不起2万亿的规模。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在上述论坛上表示,今年以来指数化基金受到市场青睐的原因包括:一是,市场有效性在提高,主动管理基金平均3%的超额收益,已经明显下降;二是,A股个人投资者占比已经下降至40%左右,开始迎来“机构化”时代,指数化投资作为工具开始为机构所用;三是,权益类基金达两三千只,选择难度加大,特别是存在很多风格漂移的基金,但指数基金更为简单、直观、透明、低费。

  此外则是外部因素影响。李一梅认为,20万亿银行理财开始净值化转型,“什么样的资产能够承接净值化向权益类市场的配置,指数基金一定是一个最简单、最快速的选择;今年以来,A股信用风险事件频发,指数化投资可以帮助分散风险,卸掉很多委托人身上的压力。”

  腾安基金董事长刘明军表示,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在产品“净值化”转型、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智能投顾与组合投资兴起的背景下,现有货币基金独大,债券基金第二的行业格局在未来可能被颠覆,被动投资方式将成为新的风口。

  投资价值几何?

  指数基金虽然千般好,但是要进行投资,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值得跟踪的底层资产——指数。指数基金投资的根本推动原因,是指数长期是上涨的。例如,自2009年4月迄今,道琼斯指数连续涨幅超过260%;同期上证综指上涨约20%。2017年以来,道琼斯指数涨幅超过27%,上证指数下跌超17%。

  李一梅直言:“目前的核心指数,是否真正代表了中国经济体的长期增长?投资人有没有投资一个好的有投资价值的指数?这是我们每个做被动投资的投资管理人都应该深刻思索的问题。”她认为,四季度以来50ETF的成交量将近1000亿,规模非常惊人,说明该指数目前最重要的属性是交易和套利,此前50ETF规模也达到过500亿,随着市场的波动,尚无持续的有长期配置资金在里面增长。

  指数基金的投资策略仍需要择时、择风格

  华夏基金总经理助理孙彬指出,股票市场稳态的价格是由多数投资者来决定的,指数基金大概率是所有基金当中的平均收益率,所以不同时点、不同风格的选择,可能会对最后的统计有一定影响。例如,如果认为未来大概率是一个大盘股风格,主动基金经理获得超额收益的难度是比较大的,而且超额收益的主动管理还要多付很多的管理费,此时可以选择上证500、沪深300等指数基金。但是如果市场是一个小盘股或成长股风格,宽基的小盘股指数就不太容易捕捉超额收益,可以选择一些优秀成长主动管理的基金。

  国泰基金量化投资事业部总监梁杏表示,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都有各自的应用场景,并不冲突,也不矛盾。例如,去年主动投资业绩较好,机构倾向于选择主动;今年被动投资业绩较好或主动跟不上被动投资,在主动投资收益不确定的情况下,机构会倾向于追逐一个比较确定的beta(稳定收益),选择一个被动的指数基金。梁杏举例称,若处于长期低迷的市场里,可以考虑做证券ETF的定投,等到牛市来临时,券商弹性是非常大的,比宽基指数或宽基ETF反弹要快很多。

  不过,我国指数基金的发展仍在初级阶段,还缺乏机构投资人配置需求入场。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指出,指数基金作为重要的大类资产配置工具,市场上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有资产配置需求的机构投资者。随着养老目标基金和FOF的发展,会有更多的长期配置型资金进入市场。市场机构拿到更多长期资金,考核周期也会随之拉长,投资行为自然会朝向更长久的利益,真正把资金配置到应当配置的实体经济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