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公募基金清盘的中国特色

  公募基金清盘的中国特色,2016年年初,不景气的全球经济和不适时宜推出的熔断机制,让中国股市背负了沉重的压力,四个交易日两次触及熔断,千股跌停,可谓资本市场历史之仅见。西方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设计的熔断机制,现在又增添了失败的中国注脚,而同样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又能充分吸引公众视线的是公募基金的清盘现象。

  私募基金清盘看净值,公募基金清盘看规模。Wind数据显示,去年年末,达到连续60个工作日管理规模小于5000万元,符合清盘条件的公募基金即所谓的迷你基金达到141只,实际进入清盘程序的近30只。今年年初股市的急剧下跌造成基金净值下跌,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导致了大规模赎回,预计今年会有更多公募基金面临清盘风险。

  公募基金清盘制度依据最早可回溯至2004年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而我国历史上第一只清盘的基金却是在《办法》出台10年后的2014年,当时汇添富将其旗下28天债券基金进行清算。值得一提的是,28天债券基金的表现并不差,规模也远在5000万元以上,清盘的主要原因是与汇添富其他另外一只30天理财基金投资范围类似,但规模远不及后者。汇添富之后,大部分的迷你基金选择苦苦支撑,直到近期才开始扎堆清盘。

  不难分析,僵而不死是为了“面子”,无奈清盘是为了“里子”。

  在我国,似乎一提起“清盘”,就会联想到管理不善、违规操作、亏损严重、大量赎回、濒临危机等不良形象。近年来,私募基金设置平仓线,强制清盘的常规做法更加深了投资者对清盘的片面理解。因此,许多基金公司顾及自身形象和声誉,以及担心或影响持有人产生负面情绪,会对旗下基金百般呵护,苦心经营。然而,市场经济有其残酷性。迷你基金的收入有限,却还要占用基金公司的投研精力,耗费登记结算、营销、托管等资源,成本收入比并不划算,有的甚至入不敷出。2015年股市的大幅波动和2016年年初的股市大幅下探,加剧了这一矛盾,清盘逐步被提上议程。

  公募基金清盘其实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无论是管理人自身还是投资者,都应该持有客观的态度。诚然,部分基金的退出,有着管理不善、营销维护不足的主观因素,也有股市、债市轮番经历牛熊周期,产品设计不适应市场,基金经理频繁流动,投资者风险偏好转移的客观原因。而且,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投资者对投资风险形成了较为理性的态度,“买者自负”观念已深入人心。私募、QDII不乏清盘的先例,可以说,公募基金清盘是迟到的市场纠偏。

  当然,清盘意味着强制赎回,对此,基金公司应审慎考虑,加强与投资者沟通,取得互信,并通过合并管理等方式,将保护持有人合法权益放在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