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如何评估指数基金值不值得买?

  指数基金是什么

  指数以及指数基金,可以接受的估值办法即加权估值法,PE多少,PB多少,股息率多少,等等。指数公司按月更新这些数据,一般情况有这些数据足够了。特殊情况需要自己构建数据,比如成长率、现金流,还是用加权法。

  指数怎么加权

  首先,没必要改变加权方式。打个比方,假若指数市值加权是回锅肉,你觉得中证炒得不好,你亲自用平均加权法炒一盘盐煎肉,好不好?不好,我希望吃一盘清蒸鱼。如果这些数据不够用,则换一个角度,注意提升思维的维度,尽可能不要原地转圈。其次,不能改。比如说沪深300指数市值加权,按照市值加权计算出来的PB则表示整个市场的投资者的PB,也是一份沪深300ETF的PB,它有着清晰的含义。如果换一个算法,比如中值法,它代表了什么?指数怎么加权,我们就怎么算,不能改。再次,轻易不可使用历史百分位,除非它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指数,比如沪深300,国证1000,上证180,深证100,等等,因为其他指数成份股变来变去,现在的组合跟10年前严重不一样了,物是人非,还要去比,没道理。

  根本上,宽基基础指数基金是市场有效原理结出来的果,若要做好这类基金,必须服从市场有效假设,不要老想去战胜市场。这个假设不是那么有道理,关键不是它有无道理,关键在于自己在哪儿:若牛逼到可以战胜市场平均,为什么还要投资这些基金?投资这些基金又老想着战胜市场,根本上没道理。投资宽基基础基金正确的姿势是长期定投。弯腰臣服市场有效原则,然后你就发财了,发财了,发财了!

  比如说最近10年,A股很悲催,10年前6124,今天在打3000点保卫战,失去了20年的小日本也比大A闪亮。但是,如果定投,并且从2007年的极限最高点开始定投,结果如何?其实很简单,随便找个行情终端,可以设置均线周期的那种,切换到月线,设置均线周期设为128,因为从2007年的极限高点到现在是128个月,假设在过去的128个月,每个月的月末按收盘价投入1元,总共128元,128月均线即定投的平均成本线。现在,我们在哪儿?现在的市价在均线的上方!实际收益还要加上红利,加上打新,这个结果不差。

  如何评估基金投资价值

  投资行业基金,以及策略基金,指数加强基金,smart beta基金,根本上是打破市场有效原理,在目前的条件下,其实都是量化基金,估值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现在做量化的因子远不止估值。评估这些基金要找准它们的投资逻辑,以及市场风口,这才是要害,有时候可以代替自己去做一个组合,如有合适选择,我愿意交纳1%的管理费。如果做不到,你就把它们当作主动基金,也可以定投,注意了,投的是指数的策略、基金经理的管理、以及基金公司的团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