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指数型基金投资的几个步骤

  指数基金是以特定指数为标的,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在市场中不同的指数基金表现千差万别,但同指数的不同基金差别却不大,这是指数型基金的基本规律。接下来讲讲投资指数型基金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选择行业指数

  同一行业的指数基金整体差别不会太大,因为他们可以选择的投资标的就那么些,比如白酒指数型基金能够投资的范围也就是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几个白酒股票,基金经理只能通过仓位调整和范围内有限换股来实现超指数收益。所以选择对了投资的目标指数就已经成功了90%。天天基金网上543个指数型基金排名,今年以来收益排前靠前的有这几个指数:国债指数、黄金指数、银行指数、上证50。而亏损排前的是这些:环保、新能源汽车、有色金属。

  第二步:同类型指数基金中选择

  指数选择好后,接下来就需要在该指数中选择比较靠谱的基金了,这个主要可以查看该基金的收益走势和指数走势对比如果两者趋向同步甚至高于指数,那么表明该基金经理管理水平比较靠谱。更直接简单的方法可以将同指数的不同基金进行同一时间内的收益率排序对比,排前靠前的相对就更加靠谱一些。

  第三步:具体买卖点把握

  上述两步走好之后,大方向基本就确定了,接下来就是具体什么时候、什么价格去买卖的细节把握。这里可以使用基本面分析、消息面、政策面、技术图形分析等多种方式综合考虑。

  第四步:仓位管理

  仓位管理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为每个人拿着不同的仓位面对涨跌时都有不同的心理反应,而仓位的轻重将直接影响个人的正常思考逻辑。这一点其实做过投资的朋友都会深有体会,同一个基金同一个价格买入因为仓位不同而在后市涨跌中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盈亏结果!

  本文就简单说说,道理很简单,大家应该都懂。但是做人做事最重要的不是懂多少道理,而是能够做到多少。知行合一是能够稳定盈利的基本条件之一,方与诸君共勉!

  普通投资者应该投资多少只指数基金比较合适?

  市场上的所有人,都是为了投资获利而来。但是,大部分人眼里只有利润两个字,却没有风险这两个字。所以,重新定义一下我们的投资目的:在本金损失概率较小的前提下(也就是风险较小),挑选恰当的投资标的,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最终获取合理的投资回报。

  什么情况下才算“本金损失概率较小(也就是风险较小)”呢?

  第一类,也是最大的风险,就是:自己无知,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术,却渴望在市场上获取很大的利润。市场上到处都是人云亦云的人,到处都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到处都是依靠权威的回答来解决迷惑的人,到处都是依赖他人做出投资决策的人。比如,最近很火热的独角兽基金话题,市场上充满了热血沸腾恨不得快点分一杯羹的投机者,我猜测这些人连我们平时常见的指数基金估值技术都没有掌握,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如果是我,我一定要看看它的历史估值数据,然后再确认一下哪些区域是低估,最终看看是否值得买入。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我宁愿错过几个亿,也不会将自己暴露在无知的巨大风险中。那么如何降低这种风险呢?那只能不断地学习与实践,通过掌握各种投资知识与技术,依靠知识技术来做出投资决策。

  第二类,就是宏观风险。比如整个国家经济崩盘的风险,比如政治危机、政策危机、海啸等,这种不可控的系统性风险;

  第三类,就是微观风险。比如产品风险、舆论危机等等涉及某个行业或者某个公司的风险。

  接下来简单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持有哪些指数基金

  第一,就是应该持有跨区域的指数基金,用来分散某个区域内宏观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比如,我们应该持有国内的指数基金,还要持有香港地区的指数基金,也要持有美国的指数基金;

  第二,对于国内的指数基金,我们应该持有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数基金,这几个基金基本上只有系统性风险,没有行业风险,而且相互之间没有成份股的交集。另外,这几个指数,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最有竞争力和活力的企业,剩下的企业基本上不用看了!

  第三,应该配置行业基金以及部分策略指数基金。由于行业与行业之间在投资回报上是不同的,也就是行业与行业之间在投资回报上呈现出结构性特征,因此,我们应该配置行业基金。具体配置哪些行业呢?采用价值投资大师的做法:在医药、食品饮料、消费、金融方面要有布局。比如,中证医药指数、证券公司指数、全指消费指数。

  第四,再根据价值投资策略,应该在注重分红的指数、周期型指数上面有布局。比如,价值投资策略之一就是低市盈率高分红,所以,应该在中证红利等指数上有布局;价值投资者虽然一般不挑选周期型股票,但是只要足够低估,就会反复在它上面薅羊毛,所以证券行业指数需要持有。

  第五,再根据价值投资策略,低估持有,高估卖出,大家可以持有50AH优选指数,因为它是专门正对同时在A股、H股上市的企业,这样不同地区投资者给同一家企业的估值不会是完全一致的,通过这样低估买入,高估卖出来薅羊毛。

  第六,对于新基金,你最好说NO!因为,没有数据支持,无法判断低估高估!对于追踪大宗商品的指数基金,最好说NO,因为大宗商品价格与供求走势根本不是大多数人的能力范围,别把自己暴露在无知的风险当中!对于国外其它细分的指数基金,你不了解的话,也先别买吧!总之,你拿不到数据的,或者看不懂的,都不要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