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指数基金规模与业绩的关系

  指数基金到底是个什么?每个指数基金都有一个标的指数,每一个指数是很多只股票按照相应的权重计算而得出的,而指数基金就是按权重买入所跟踪指数的成分股,简单来说就是指数基金复制了一个相同的投资组合,买指数基金便约等于买指数。为何大家都如此青睐指数基金投资呢?指数基金当然是有着自己的优势,所以才能成为“万人迷”,简单概括就是:反应快速、简单明了、费用低廉、投资透明。

  指数基金经理的能力是很难去判断的,原因是很多时候,指数基金的业绩差异并不大,一年也就百分之零点几,而决定这零点几差异的往往还是客观因素,并非基金经理主观不努力……比如说基金规模变化。例如乐视网之于创业板,曾经是重要的权重股,然而长期停牌后一崩到底,按理说创业板指数基金受到的损失应该一样大,然而现实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在乐视网停牌后成立的创业板指数基金是买不进乐视网的,空仓0损失;在乐视网停牌后规模增加的创业板指数基金,乐视网仓位被迫降低,损失就减少了;而在乐视网停牌后规模大幅缩水的创业板指数基金,在乐视网身上的损失就成倍增加了,当年某分级基金就损失惨重,跑输指数十几个点,不过这跟基金经理有什么关系呢?

  乐视网之后一个新的案例就是停牌两年多的信威集团,曾经是上证50的成分股,两连亏即将ST,诸多上证50指数基金里,近两年规模翻了好几倍的的天弘上证50受到信威集团不利影响的程度就微乎其微,持仓占比被稀释很多,近两年规模缩水的上证50指数基金在这一回合就很吃亏了。

  影响业绩跟规模有关系的客观因素:

  打新收益,这是加分项!也是很具有A股特色的一项收益,但是打新股数量是有限制的,也是有持股市值门槛的。想要获取这部分收益,基金得有一定的市值,这就要求基金规模不能太迷你,否则很多时候连网下打新股的资格都没有,获配数量也不够;另一方面打到手的新股是有上限的,为了保证收益不被过分稀释,就要求基金规模也不能太大,比如说某年所有新股都顶格满申,收益是200万,那么对于2亿规模的基金来说,这增厚收益1%,对于20亿规模基金来说,就只有0.1%,差距甚大。

  公摊费用,这是减分项!基金运作过程中,有些费用是需要基金资产承担的,比如指数使用费、信息披露费等,这些费用一般都是固定金额的,基金规模大,不利影响就会稀释得比较彻底,基金规模小,不利影响可能就比较明显。

  申赎冲击,这也是减分项!基金申赎是日常,但是规模变化比较大,总是要买卖股票来适应,就会增加基金的交易成本,这是指数基金很重要的隐性成本,除了交易成本会提高,持有股票的分红税也会多交,都是负担。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的基金抗冲击能力更强。

  所以指数基金的理想size就是在加分项和减分项综合后寻求一个最优结果,现阶段笔者觉得,2-10亿都是一个很理想的区间,规模越稳定的指数越好,但是规模稳定的指数基金,往往申赎费用比较高,这也正是让大多数投资者望而却步的原因,也由此才能保障规模比较稳定。我们得接受这样的现实,不能啥好事都是你的。

  我们看指数基金的业绩,不能只看业绩,也得结合着申赎费用去看,毕竟扣除了费用后的收益才是拿到手的收益,尤其是持有时间越短,申赎费用对于到手收益的影响越大!

  一般的指数基金持有时间不到1年,赎回费率都是0.5%,然而天弘沪深300A和天弘中证500A,持有满7天,赎回费就只有0.05%了,天弘系列其他指数基金A类,则是持有满30天即可享受0.05%的赎回费率,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很多人在买基金前,不看赎回费率,或者不考虑赎回费率这个因素,在购买主动型基金的时候可能影响并不大,但是在买指数基金和债券基金的时候影响可能就非常大。

  那么该怎么选

  指数基金?

  明确投资标的

  挑选指数基金最关键的是挑选好标的,也就是明确投资目的或投资方式。投资者们可以按照以下几个因素去挑选:挑选具有长期投资逻辑、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历史表现稳定、资产间相关性较低的指数。

  按照指数基金跟踪的标的,还可以分为综合型指数基金(以市场中某一反映全市场状况的综合性指数作为跟踪标的,如上证指数)、按板块分类的局部型指数基金(最常见的是按上市公司的规模分类,比如大盘股指数基金还有按照投资风格分类的指数基金,如价值型指数基金)、行业指数基金(描述某一行业上市公司股价的变化情况,如医药行业指数基金)、混合型指数基金(将上述行业或板块复合作为标的指数的指数基金)。

  选择费率低的产品

  在挑选好标的之后,投资者应该在相同标的指数基金产品中选择费率低的。在指数基金之中,投资费率存在较大差异。

  明确投资周期

  投资者应该明确自己的投资周期来确定调仓频率。长期投资选择A份额,短线操作选择C份额。

  挑选品种齐全的基金公司

  投资者应该挑选品种齐全的基金公司的指数基金。挑基金公司就像挑衣服,名牌的肯定质量好。相较于中小型基金公司,大型基金公司的团队实力更强,运作更好,指数的跟踪误差更小,产品线更为齐全,往往费率也更低。

  选择基金成立时间长的

  基金成立的时间要够久,新成立的基金不买,至少要一年以上。基金刚成立,一是可能都没有完成建仓,达不到指数基金跟踪指数的效果,二是没有历史参考,不知道基金运行效果如何,尽管指数基金对基金经理的要求比较低,但不代表任何人都能干这个活,我们无法考察指数基金的历史,自然也不考虑。

  选择跟踪误差小的产品

  对于被动指数基金来说,投资者们应该重点关注跟踪误差,选择较小跟踪误差的指数基金。跟踪误差衡量的是基金走势偏离指数走势的程度,跟踪误差越大,基金走势越偏离指数,夸张点说,投资者本来想要沪深300基,而手里拿着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却走出了中盘成长的中证500走势。跟踪误差小表明该基金与其追踪的标的指数的差异较小,基金管理的风险较小。ETF基金普遍使用股票进行申赎,仓位可以达到100%,所以跟踪误差相对较小。

  挑选超额收益大的产品

  在跟踪误差相同的基础上选择超额收益大的指数基金。超额收益大,说明该指数基金能在跟踪指数的同时谋取更多的超额收益。投资者应关注确定的超额收益,比如来自打新股的超额收益。只要在1-2亿之间,正常跟踪指数,通过打新给投资者增强,这是确定的正收益超额。

  选择规模大的基金

  对于ETF来说,投资者应该尽量选择规模较大的基金,降低清盘风险。一只基金产品的规模大小会直接影响日常的运营效率。规模过小的产品在应对投资者申购赎回时可能会出现暂时的流动性紧张,并且其平摊的运行成本也会更高。

  考虑交易流动性

  对于ETF来说,要考虑ETF的交易流动性,流动性指标常用的有ETF场内换手率。流动性好的ETF是场内交易的基础,对于交易需求强的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

  选择信息比率高的产品

  对于指数增强型基金,投资者还应该关注指数基金的信息比率和基金经理的稳定性。信息比率,代表的是每承担一份主动投资风险,所换取的超额收益,信息比率的作用在于,它能够为不同的基金提供同一个基准,来比较不同基金经理的表现。信息比率越高,代表在特定的主动投资风险下,超额收益更有优势。

  信息比率(Information Ratio):以马克维茨的均异模型为基础,它表示单位主动风险所带来的超额收益。

  IR=α∕ω(α为组合的超额收益,ω为主动风险)

  选择指数基金要像你挑衣服一样,最主要的是你看好什么、投什么,在同样投资指数标的情况下你选择费率低的。其次是能带来超额的,要考虑打新和跟踪误差的影响。另外,包括你自己的调仓频率也要考虑,长线一年以上选A份额,短线选C份额。像挑衣服一样,尽量选择大公司,大公司的实力雄厚,制度规范,相对靠谱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