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新形式浮动费率基金值得投资吗?

  目前,国内公募基金普遍以基金资产净值规模为基准,按照一定比例从中提取管理费,这种机制使得基金公司无论基金业绩水平如何,都能凭借庞大的基金规模,获取高额的管理费收入,实现旱涝保收。近几年,“基民巨亏、基金稳赚”的局面使得公募基金传统的固定管理费模式饱受诟病,浮动费率改革也在公募圈中拉开了帷幕。南方瑞合三年定期开放即将发行,其在浮动费率的基础上又做了创新,通俗而言就是“赚钱才收管理费,多赚不多收”。

  新形式的浮动费率基金

  从招募说明书中可以看到,该基金约定在每个封闭期的最后一日,若基金份额的期末净值小于或等于期初净值,则该封闭期及前一开放期内的管理费全额返还至基金资产,南方瑞合封闭三年,管理费按1.5%的年费率计提,也就是变相地设定了约4.5%的业绩基准。市场上类似的权益类浮动收益产品有两只:安信价值精选收益率少于7%无管理费,东方红产业升级无管理费的基准仅为-0.5%。

  不仅如此,南方瑞合每日计提的管理费在业绩未达标准时将计入基金资产,相当于这部分管理费是基金公司设置的准备金。但这样的设计也有先例,华安年年红在产品设计初期加入了基金管理人计提基准管理费中的20%作为补差保证金的条款,基金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运作期内,收益率低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基金也将已计提的补差保证金对基金资产进行补偿,因此基金2017年半年报中出现了管理费报酬一栏为负的“奇观”。

  对比来看,南方瑞合的补差保证金为100%的管理费,当产品持有期满约定年限时,如果本金受损,基金公司将以准备金补偿本金。

  盈利前景尚不明朗

  浮动管理费基金设计的初衷是实现公司和投资者利益捆绑,督促基金管理人做出更高的业绩或者表现出更强的风控能力。今年以来市场整体不佳,但从目前市场上存量的14只偏股浮动费率基金来看,产品也并未表现出更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多只产品年内亏损严重。

  截至7月31日,8只偏股浮动管理费基金年内收益率低于行业同类型基金产品-7.63%的平均收益率,占比过半。具体来看,收益表现最差的一只产品为银华大数据,其年内亏损幅度达12.46%,银华回报业绩亏损幅度也超11%。此外,在弱市中风格应当更为稳健的绝对收益类基金表现也并不亮眼,南方安享绝对收益、泰达宏利绝对收益等产品今年以来收益率均为负值。

  将时间维度拉长来看,偏股浮动管理费基金中4只产品近三年业绩跑输当期平均收益率。中邮核心竞争力和银华回报近三年分别亏损38.83%和14.69%,成立于2015年12月的中邮尊享一年定期和成立于2016年4月的银华大数据,成立以来两只基金收益率分别为-13.11%、-17.70%,低于同期-12.32%、20.74%的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而近三年表现出色的三只基金东方红睿元三年定期、东方红产业升级和安信价值精选因为主要重仓消费蓝筹股,在2016年开始的“一九行情”中表现强势,但根据基金管理费率的设置规则,在此期间的管理费也相应上升。与持仓类似的价值型基金相比,收取了超越平均管理费率的基金。

  就偏股型基金而言,在股市波动、下行阶段,浮动管理费基金并未表现出较强的抗跌能力,而在市场处于上行阶段,普通主动型基金的收益率则高于浮动管理费基金。南方瑞合基金的合同中,约束基金股票投资仓位在封闭期内不低于40%,上限则设定为100%。目前偏股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平均仓位达到74.45%,南方瑞合约定的仓位范围更大,但基金经理也必须承担至少40%权益类仓位长达三年的波动风险,加上中短期股市、债市受政策以及外围因素影响较大,如果想要避免“倒贴钱”,就意味着基金经理不得不更加深入地思考择时与精选个股,以抵御市场波动对基金净值的冲击。浮动费率制度本意在于打破基金公司对于管理费“旱涝保收”的状态,同时激励基金经理更好地进行操作。事实上,投资者真正关心的是基金持续优异的费后收益,尤其是在锁定三年的情况下,如果基金持续亏损,即使管理费用分文不收,对于投资者也是无益的。

  浮动费率并非完全浮动

  据统计显示,目前市场共有41只浮动管理费型基金,其中以债券型基金居多,共有19只,其次是混合型基金,共有17只。所有浮动管理费型基金在2017年上半年共为投资者实现利润逾20亿元,收取的管理人报酬约2.1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浮动管理费型基金中共有7只基金半年报里利润为负出现亏损,其中“中邮核心竞争力灵活配置”亏损最多,高达7838万元,“工银目标收益一年定开债”紧随其后,亏损达2546亿元,该两只基金也因为没有实现业绩目标而没有收取管理费。此外,还有7只基金虽然获得正收益,但是因未能实现业绩目标而没有收取管理费。

  然而,上述半年利润为负的浮动管理费型基金中仍然有5只基金收取了管理费,其中“南方盛元红利混合”上半年亏损逾113万元,却收取了高达829万元的管理费;上半年亏损位居第三位的“广发对冲套利定期开放混合”亏损额达到逾989万,也仍收取了逾160万元的管理费,其余亏损300-500万元不等的浮动管理费型基金也收取了几十到上百万元不等的管理费。可见,部分采取浮动管理费率的基金仍然未能打破固定管理费“旱涝保收”的固有模式,在盈利亏损的情况下,仍然收取了高额管理费。

  浮动费率普及有难度

  不少投资者都寄希望于将浮动管理费率在将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之后,能够激励管理人更加勤勉尽责,为基金创造更好的业绩。然而,从2017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来看,实际情况似乎并不完全是这样。目前采用浮动管理费率的股票型基金只有一只“安信价值精选股票”,该基金上半年实现利润高达3.25亿元,收取管理费849万元,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1.52%,表现良好,可谓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中的正面典型。然而,除了这只股票型基金外,混合型基金中的偏股混合型基金的表现就并没有那么令人满意了。总共14只基金中,亏损的就有4只,其中3中在亏损状态下仍然收取管理费。除了“东方红”的两只基金表现优秀获利均超过3亿,净值增长率分别达到25.48%和31.63%之外,其余基金净值增长率都在11%及以下,利润也参差不齐。因此,从这些基金的表现来看,有浮动管理费机制的基金并不一定就是业绩好的基金,而个别采取浮动管理费机制的基金同样设置有保底的固定管理费率,这也是上述基金出现亏损也仍然会收取管理费的原因。

  尽管管理层已经出台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收取浮动管理费指引(初稿)》,在政策上推动浮动管理费率的收费模式,但是,其中关于费率的设置标准等诸多细节仍然未能形成规定或者业内标准,再加上指引中要求采用提取业绩报酬的基金应该引入发起式资金模式,根据“发起式基金在基金募集时,使用公司股东资金、公司固有资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或基金经理等人员资金认购基金的金额不少于1000万元”以及“发起式基金中,管理该业绩报酬基金的基金经理出资比例应当不低于10%”的要求,管理浮动费率基金的基金经理至少需要跟投100万元,这也给部分管理人和基金经理制造了门槛。整体来看,要推行浮动管理费率模式,相应的标准细节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以确保这一机制既能调动管理人的积极性又能保护投资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