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基金经理需规范管理半径

  伴随着指数的上涨,新基金的发行规模也是水涨船高。与之相对应,公募公司及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也正在面临市场考验。

  北京一中型公司基金经理认为,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当然是规模越大越好,可以产生规模效应和管理收益,但随着公募管理资产规模的扩大,也需要更大的投研团队、更多专业的基金经理、更多的办公设备、人员开支和其他辅助力量。

  业内人士评价,随着牛市迅速到来,公募资金的规模也日益扩大,但公募的团队建设、研究力量并不能一夜成型。基金公司不仅要面临投研团队的扩张需求,还由于“奔私”频现面临着明星投资经理人才的流失,这也让公募基金公司在业务大扩容时,却缺乏发展后劲。

  由于人才流失,年轻研究员被破格提拔为基金经理、明星基金经理一人管理多只大规模基金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多位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经理也向记者透露,受制于精力和研究能力,基金经理亲自研究和管理的股票应在二、三十只左右,对于百亿规模的基金持股不可能少于50只,这就需要投研团队的配合和支持,这样才有可能将投资做好。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基金管理能力和管理规模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对于基金经理的合理管理半径而言,一方面,基金经理管理基金的资产总规模应以不超过百亿元规模为佳;另一方面,基金经理管理的多只基金产品的投资标的和市场风格的差异也不宜过大。”

  阅读这篇文章的人还点击了:

  股票基金投资入门

  股票基金排名

  维修基金

  公共维修基金

  维修基金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