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债基屡屡中招投资难度增大

  信用债违约事件正成为债券基金不得不规避的“地雷”。从构成实质性违约的山水水泥、东北特钢再到已经暂停交易的中铁物资,均有公募基金涉足。

  自2014年超日债违约开始,我国公募债共发生违约事件16起,覆盖民企、央企、地方国企等各类主体,扩散至短融、中票、公司债、企业债等各种债券类型。在信用风险暴露渐趋常态化的情况下,债券基金也频频“中招”。

  事实上,近半年来,随着信用债风险事件频发,债基踩雷的个案也在增多。“15山水SCP001”去年违约时,根据2015年基金三季报,共有富国新回报混合、鑫元货币、诺安理财宝货币、建信月盈安心理财、建信嘉薪宝货币5只基金持有这只债券,一度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多家评级机构对东北特钢其他尚在存续期的债券都下调了评级。3月28日,联合资信公告,基于违约事实,决定将东北特钢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下调为C,并将“13东特钢MTN1”和“13东特钢MTN2”的债项信用等级均由AA下调为C,将“15东特钢CP001”、“15东特钢CP002”和“15东特钢CP003”的债项信用等级均由A-1下调为D。除此以外,近期多家债券发行人主体信用等级遭下调,可能潜藏风险因素。

  多位债券基金经理表示,随着信用事件爆发频次大为提高,尤其是国企违约个案增多且违约后续处理进展缓慢,“国字头”不再保险,需要加强内部评级分析,规避低等级的信用债,开启“避雷”模式。对于国企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双升,海通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公募债违约主体中,民企占大多数,但从违约处置的情况看,违约的民企债有三分之二最终通过债务重组、银行支持等手段完成本息兑付,而国企(包括央企和地方国企)债大多仍悬而未决,全额兑付困难。违约的国企一般已沦为“僵尸企业”,资产处置价值不高,违约回收情况堪忧。

  由于信用事件频发,一些基金经理担心二季度信用利差走扩概率较大。东方红资产管理基金经理纪文静认为,二季度债券操作或需以休整为主,同时可关注后期市场下跌带来的交易机会。在品种选择上,利率债相比信用债的价值更优。信用利差目前已处于极低的水平,加上近期信用事件频发,二季度信用利差走扩概率较大,可适当调整信用债的持仓。私募基金银叶投资首席投资官许巳阳表示,信用债投资可谓开始了艰难模式。当前风险防范应该置于投资策略的首位,对于资金管理人而言,切实做好信用风险筛查和合理控制久期风险是有效手段。外部信用评级可以作为参考,但投资人内部的信用评级体系可能需要发挥更重要的“防火墙”职能。在缩短久期的大策略下,也要警惕一些经营状况已经恶化的发行人迎合投资人短久期的偏好发行短融和超短融作为“续命灵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