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资产规模翻倍,震荡市产品创新价值凸显
2016公募基金资产规模翻倍,震荡市产品创新价值凸显,2015年股市经历了牛熊转换的大起大落行情,受益于上半年的大牛市行情,公募基金规模取得了极大的增长,权益类、货币类、债券类基金百花齐放,产品创新方面也有许多新品种产生,制度层面上也为公募基金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展望2016年,公募基金创新的突破口将会在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及组织结构三个方面中。具体有一下几个方面:
1.2015年,公募基金发行规模迎来爆发式增长,较年初总资产规模翻倍,突破8万亿。其中上半年偏股型基金受益于股市多头行情大幅增长,下半年货币型基金继续发挥引擎作用大幅放量。
延续2014年的上涨行情,2015年上证综指从开年的3350点一路飙升至六月初的5166点,涨幅达到54.21%,随后趋势逆转,七月、八月两个月间跌到2927点,跌幅达到43.34%。股市的上升-跳水行情也同步影响着公募基金的发行情况,使得公募基金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的发行情况呈现“火冰两重天”的局面。201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的新发资产规模达到18,954亿元,而目前公募基金的总资产规模为83,504亿元,单季发行规模就占到目前总规模的22.7%;但是随着市场由多头转为空头,公募基金发行资产规模甚至出现了缩水,三季度资产规模减少了3,742亿元,与二季度形成鲜明对比。
从基金发行的不同类型来看,由于股灾行情的影响,股票债券型基金规模增长幅度不及货币型基金。
2.2015年权益类产品创新方面,2015年ETF的规模在2014年的基础上接近翻倍,但是从创新的角度看,进步并不明显,主要是行业ETF在细分行业的进一步拓展和覆盖;分级基金在2015年创新继续推进,并迎来了首批分级基金——易方达上证50指数分级基金、西部利得中证500等权重指数分级基金,两只基金均于2015年4月17日结束募集,之后上交所挂牌交易;除此之外,12月18日证监会正式注册首批3只香港互认基金,也拉开了内地香港互认基金的序幕,内地投资者可通过这3只内地香港互认基金投资于香港市场。
2015年上半年市场继续走强,吸引大量资金流入股市,其中ETF的数量和份额也得到快速增长,截止年底,规模在2014年的基础上接近翻倍。但是从创新的角度看,进步并不明显,主要是行业ETF在细分行业的进一步拓展和覆盖。
3、债券基金近两年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债券基金在基金总资产中的占比有所上升,除了债券基金原先占比较小、债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的外在因素外,债券基金的创新也为其资产规模的上升提供了较大的推动力。
2015年固定收益类产品创新方面,国内首款REITS——鹏华前海万科REITS于2015年7月正式问世。
REIT即Real EstateInvestment Trust(房地产信托凭证),是一种以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汇集特定多数投资者的资金,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房地产投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综合收益的绝大部分(通常为90%以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产品。投资REITS,类似于间接投资物业,分享因租金收入和资产增值带来的收益机会。
作为一种创新性、普惠性金融产品,鹏华前海万科REITs的特点包括:使得基金持有人分享高品质前海物业的租金收益机会;引导投资者优化资金配置结构;公募基金的投资形式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流动性,信息披露更加透明完善;拥有目标公司收益权的实现和保障机制。
4、公募基金创新相关制度方面,2015年在基金创新方面最为有力的制度建设便是6月13日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创新发展的意见》。该发展意见在放开准入门槛、“负面清单”的监管方式以及机构和产品创新方面都构成了对基金行业发展的实质性利好。
5、展望2016年,在宏观经济存在较大压力且A股结构化估值泡沫较为明显的格局下,预计市场总体上将比之前两年有所回落,因此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将再度显现。综合来看,基金创新的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三方面:投资范围创新、投资策略创新和组织结构创新。具体来看,投资范围的创新聚焦在新三板、PE和FOF上;投资策略的创新包括融合期权策略以及汇率对冲指数ETF的设计;组织结构的创新则体现在杠杆ETF和多空分级基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