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中短债基金又火了:中短债基金该如何投资?

  近日,中短期债券基金(以下简称“中短债基金”)行情火爆,不仅规模暴增,而且多家基金公司加紧布局,资金纷纷涌入。据统计,截至9月7日,市场中短债基金总份额已超过7200亿份,同比增长约2.5倍。

  “鸡肋”变“香饽饽”

  今年二季度以来,中短债基金规模大幅攀升,部分基金二季度规模增长近50亿元,规模较一季度成倍攀升。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短债基金份额达213亿份,较一季度末增幅高达196%;截至上周末,短债基金份额更超过220亿份。目前,市场已出现了规模超百亿元的中短债基金。

  与此同时,基金公司近两个月来亦加速布局该领域。据统计,7月以来,中银、招商、南方等多家基金公司合计上报了13只短债基金,接近上半年上报数量的一倍。此外,还有不少基金公司选择通过变更注册的方式布局短债基金。统计显示,目前拟变更为短债基金的产品数量已达9只。

  “中短债基金成为市场热度较高的投资品种,主要原因是其收益风险比相对较好。由于配置的资产包括部分一年内到期的信用债和国债,中短债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很高。近期央行有所放水,银行系统资金量较为充足,受限于投资品种较少和周期较长的信用债、地方债等长债风险太大,很多银行和机构都大量配置了中短债。目前来看,周期为几个月、不足一年的中短债,潜在风险较低。”上海明汯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投资总监裘慧明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此外,目前股市行情低迷,货币基金需求旺盛导致收益下降,吸引力有所降低。”

  近期中短债基金规模暴增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货币基金的替代效应。沉寂多年的中短债基金再次成为投资者追逐焦点,与去年正式实施的流动性新规不无关系。中短债基金定位‘货币增强’,具备货币基金时间短的优点,与此同时,今年平均年化收益率在5%至5.6%之间,属于较高水平,在货币基金受流动性新规影响而收益率下滑之际,中短债基金凭借比较好的收益表现,受到关注不足为奇。”上海兵圣资管总经理李静远对《上海金融报》记者指出,“同时,由于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正在革新,暂时处于空档期,短债基金也成为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重要替代品。”

  “整体来看,中短债基金的风险、收益、流动性等介于货币基金和普通债券基金之间。相比货币基金,中短债基金不受组合期限和融资杠杆等限制,投资品种更多样化且平均久期也能稍长,且中短债受各类信用违约影响相对较小,收益相对稳定。年内市场流动性分化较为严重,随着央行连续三次降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和利率债的收益率明显下行,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降,资金更加青睐安全资产。”李静远进一步表示,目前短端利率相对具优势,在市场对长期债券配置有所担忧、货币基金配置又受限制的情况下,久期较短的中短债和短债能够弥补货币基金和普通债券之间的配置空缺。

  后市风险仍需防范

  虽然近期中短债基金行情走高,但在过去十余年里,中短期债券基金一度被看作“鸡肋”,始终未能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此前中短债基金被认为‘鸡肋’,主要原因是长期收益水平比货币基金高不了多少,且净值波动,赎回也没有那么灵活便捷。曾有多只短债基金以转型告终。”李静远表示,“中短债基金的定位不上不下,相比货币基金,久期没有优势;相比普通债券基金,收益率上没有优势。此外,以前中短债基金的参与者只是基金,属于小范围的产品;但现在有了商业银行的参与,受众基础和规模都变大很多。”

  裘慧明也指出,“市场此前对长债风险的担忧没有现在这么高,同时信用风险也没有目前突出。加之长债可以锁定风险,企业发长债的热情较高。目前来看,随着中短债的市场热度提高,很多企业短债发行热情有望提高,市场供需会慢慢趋于平衡。”

  李静远表示,随着各路资金涌入中短债基金,需特别防范两方面的风险。一是市场流动性的风险,特别是银行间的中短债产品;二是市场风险,如近期市场在中美贸易摩擦消息影响下再次下跌,对可转债的走势造成压力。同时,股市的变化也会影响中短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