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主动型基金和被动指数基金该怎么选好?

  主动型基金VS被动指数基金,究竟该怎么选?

  主动型基金值得投资,还是被动指数型基金更胜一筹?这是市场上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

  喜欢主动型基金的投资者认为其主动选股,整体收益更高;

  偏爱被动的投资者,则认为其运作透明。那普通投资者到底该如何选择呢?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一话题~

  首先,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两者的概念。

  主动型基金一般是基金经理根据基金投资方向、投资类型和投资策略等主动选股,目标是寻求取得超越市场的业绩表现。通俗点理解,就是把钱交给基金经理,由基金经理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来进行选股投资。

  而被动型基金则是选取特定的指数成分股作为投资对象,试图复制指数的表现,一般不需要基金经理主动选股,也称为指数型基金。

  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优劣对比

  厘清了概念,我们再来看看两者都有何优劣。

  偏好指数型基金的投资者,一般比较推崇巴菲特的十年赌约:即指数投资的十年收益会超过主动管理的对冲基金投资组合收益。

  起于2008年的赌约也早已在2017年底揭晓了结果:最终巴菲特赢了,标普500指数以125.5%的累计收益率打败了对手方精心挑选的5只母基金平均36.3%的收益率,即使是十年里表现最好的一只基金累计收益也仅为87.7%。

  从这个赌局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美股市场上指数投资的收益或许更胜一筹。

  对此,巴菲特也给出了一个建议:把所有的钱都投资到一个低成本的追踪标普500指数的指数基金中,然后努力工作,享受复利。

  这个建议看似很好,但是在A股市场上真的适用吗?

  这里统计了近10年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和被动指数型基金年度业绩对比,具体数据已经放在下方文字版中了,感兴趣的可以点击查看。

  从具体数据中也不难看出,过去10年大多数年份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都是跑赢指数型基金的,跑输的年份仅有两年。

  听到这里,或许部分投资者会有所不解:

  为什么美股指数型基金跑赢主动型基金,而A股则主动型基金更胜一筹呢?

  其实答案也非常简单,那就是A股市场整体以散户为主,根据上交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年鉴(2018卷)》显示,A股散户的持股市值占比高达21.17%,而专业机构仅为16.13%。散户居多,不可避免容易受到市场情绪影响,整体投资收益自然不佳。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A股市场就不适合买指数型基金,毕竟相较于主动型基金,指数基金优势也是比较明显的。

  第一持仓透明。指数基金主要是以紧密跟踪指数为目标,大部分的指数编制方法、成分股权重等信息也都能够通过公开信息查询。而主动型基金则相对透明度不足,当前信息披露制度虽然已逐渐完善,但是主动型基金一般仅公布前十大重仓股,而且公布时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比如7月底才公布二季度的季报。

  第二成本低。据万得数据显示,全市场505只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管理费为1.45%,而被动指数型基金平均管理费仅为0.53%,两者相差了0.92%,被动型基金成本更低。

  第三受基金经理影响小。主动型基金的选股、调仓和择时等都比较依赖基金经理,甚至有人提出“选主动型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的说法。因此,一旦基金经理变更或者离职,基金的投资策略、风格等都会存在差异,基金业绩表现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而指数型基金则是复制指数的投资策略,整体受基金经理影响较小。

  通过以上几点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主被动基金在历史上同时存在多年,两者各有优劣,并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是根据风险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

  主动型基金,历史长期收益更高,但持仓运作透明度不足,存在业绩风格漂移的风险,适合追求相对高收益,能够容忍一定波动的投资者;而跟踪指数的被动型基金,则相对更加透明安全,费率低,而且紧跟主流指数波动,有利于低位加码,高位减码,适合基金定投。

  最后,再强调一下,买基金也并不需要把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主被动更不必二选一,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都配置一些或许能更好地分散投资组合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