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养老目标基金:为我们的养老带来哪些不同?

  金猪年春节假期刚过,我们又年长了一岁。在辞旧迎新的节点上,小编扎心地发问大家:“又老了一岁,您害怕变老吗?”近些年来,老龄化与养老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在2001年,中国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2017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亿,预计2050年将达到3.6亿。

  我国的养老体系主要由三大支柱构成,我们常提到的“社保”为第一支柱,在三大支柱中资金占比常年超过70%,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养老金来源;第二支柱为年金制度,比如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第三支柱则是靠自己,主要包括商业保险、养老基金等。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依靠社会保障、子女及房产养老的观念根深蒂固。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人口格局的深刻变化,上述方式养老越来越凸显其局限性。反观美国,居民选择主动投资,为自己的老年生活负责,几乎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据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17年末,美国养老保障体系第一支柱占比已降至29%,而第三支柱占比提升至33%。同期中国第三支柱占比仅为7%,个人账户养老亟待发展。

  2018年,中国公募养老目标基金终于面世,为居民“投资养老”提供了一条全新路径。那么,公募养老目标基金究竟“新”在哪里呢?

  第一,从投资持仓标的来看,养老目标基金以权益类资产为主。

  养老目标基金在中国刚刚起步,自2018年3月初证监会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至今,已有40只养老目标基金获批。养老目标基金在投资理念上更偏重中长期的投资价值,目前市场估值处于低位,对于权益类资产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中长期布局窗口。

  历史数据表明,权益类基金资产中长期配置价值更为突出。Wind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7年十二年间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及保险类资产的年度平均回报率分别为17.21%、15.66%、6.63%和5.67%,股票、混合型基金历史平均收益率显著高于债券及保险类资产。

  养老投资已经非常成熟的美国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同样青睐权益类资产。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显示,截至2015年末,美国1150万位年龄在25岁以上传统美国个人退休金计划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结构,虽然随着年龄增大权益类资产配比有所回落,但整体均在60%以上;30岁至54岁之间的人群权益类资产配比则在70%以上。

  第二,从投资期限上来看,养老目标基金将秉持长期投资理念。

  因为养老投资是年轻时的资金结余,为未来退休做的一项财务储备,其持续积累的特性就决定了养老投资必须要注重长期性。同时,长期投资收益率有望更高、波动率有望更低。举例来看,wind数据统计显示,以2005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末为统计时间,以混合型基金指数为投资标的,当上证综指PE估值低于13倍时,持有五年的平均收益率为63.5%,波动率为12.4%;而持有一年的平均收益率为4.1%,期间收益波动率为15.4%。

  第三,投资方式用FOF的形式进行养老投资,是养老目标基金的又一大特色。

  FOF是基金中基金(Fund of Funds)的简称。基金本身的投资范围就已经包罗万象,几乎包含了绝大多数可投资的产品:股票、各类指数、债券、货币,还有大宗商品等等。直接投资基金可以方便养老金在各项大类资产上的配置节约成本。

  另外,FOF基金经理有着强大的投研团队做支持,除了可以分析基金业绩、风格、持仓外,FOF的基金经理还可以对市场上基金的基金经理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其投资理念与投资风格。毫无疑问,FOF基金经理投资基金相较于个人来说,优势明显。

  最后,养老目标基金创新设计下滑轨道,助力投资者悦享晚年生活。

  下滑轨道,是养老目标日期基金特有的一种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它是指随着设定目标的临近,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养老金投资初期,投资人仍然处在职业黄金期,承受风险能力较强,基金会配置更多权益类基金力争赚取更高收益。

  临近退休,基金会相应降低高风险资产权重,转而配置更多收益低但更为稳健的非权益类资产,这种配置策略可以更有效的满足投资者的养老需求。而这一过程中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逐渐下降形成的曲线,即为下滑轨道。

  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一拖多的家庭状况日趋普遍,老年生活开支增加,通货膨胀损耗严重……这些社会现状都使得中青年人的养老变成一种考验。为了优雅地老去,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闲适的老年生活,尽早筹划养老问题,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