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公募基金追涨杀跌:要为市场轮动负责吗?

  近期市场中有个现象:一些高位的白马股遭到公募基金的大幅抛售。公募基金追涨杀跌的行为再次被市场诟病,因而对于2016年下半年至今的所谓价值投资行情,市场再次存疑:哪里有价值投资,只不过是公募基金抱团催生的结构行情。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践行价值投资最好的方式是长期投资,但公募这种“追涨杀跌”、时刻寻求风口的操作方式,真的是在毁灭普通投资者长期投资的信心吗?这里金基窝明确表明,公募基金当前“追涨杀跌”、寻求风口的做法,本质上是对我国目前行业、企业发展阶段的一种反馈。只有当我们的上市公司和行业逐步走向成熟,自然机构投资者才能更倾向于长期投资。

  A股大部分企业离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还很遥远

  如果我们把A股上市公司分为两个部分:民企和国企(包括央企)。A股上市的民企大部分成立时间不足20年,创始人目前依然掌握公司绝对的决策权。当前A股大量民企的管理方式,还像是一个萌芽期的企业,创始人独揽大权。然而市场更新速度非常快,现在的格局和五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这些创始人筚路蓝缕的时代差别很大。纵使创始人能力强,但是一旦对大势判断错误,对企业发展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对国企或者央企来说,管理人的任命很多具有一定的行政导向,国企和央企承担很多社会责任,考虑的是整个社会的发展中自身应有的行为,并不是完全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和西方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宗旨差别很大。

  反观我们看到美国很多公司,特别是指数权重股往往都是百年老店。这部分企业表现出创始人逐步退出、职业经理人掌舵公司的现象。职业经理人对股东负责,而董事会选出的职业经理人往往通过社会招聘方式,选拔专业能力比较强的CEO。由于专业性和对股东利益负责,职业经理人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非常强。正是这种现代企业制度和理念,使得美国很多上市公司可以应对很多市场变化,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缺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市场更寻求行业风口轮动,减少长期投资风险

  由于现在企业管理制度在A股并没有普遍存在,冒然投资一个看似很高的企业,风险非常大,进而机构投资者寻求风险最小的方式——找风口。公募基金最喜欢的风口莫过于具备业绩支撑逻辑的行业分口,例如去年地产后周期大涨的白电,今年上半年的医药股等等。一些私募基金的大佬也承认,选择行业或者说一个好的赛道是投资决策中的首要矛盾。

  首先,不得不说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特征,决定了会有不同的行业轮番兴盛,而不像发达国家大部分行业都处于成熟期,只要投资那些洗牌后龙头公司即可,市场已经为投资者选出了那些具备长期投资的价值的公司。

  其次,行业的发展的红利是对很多企业自身发展问题的掩盖。对于蒸蒸日上的行业来说,大部分企业都能赚钱,但是优秀的企业毕竟少数。在行业发展蒸蒸日上时,市场看不清公司质地的真实性,哪些公司好、哪些公司糟糕,难以真正选出常胜将军。只有到了行业发展的危机阶段和洗牌阶段时,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弊端才会暴露出来。所以,投资者并不会赌哪一家企业能在洗牌中胜出、具备长期投资价值,而是在风口褪去转而寻求下一个风口。例如,2015年到2016年兴起的新能源行业,那些业绩还在保持成长的又有多少家呢?但是新能源一波行情中的投资者却赚的盆满钵满。

  机构投资者追风口的行为,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正是由于机构投资者基于企业发展规律的逻辑,同时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具备资金优势,加剧了风格和行业轮动行为。这种行业轮动对全市场投资者产生一个深刻的教育:做风口,不做股东。即使很多标榜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本质上也还是在关心手上的票是否处在业绩上升周期。对于一个看重企业管理和质地的长期投资者来说,企业的盈利周期并不能完全真正决定企业的价值,并不是绝对决定是否要长期持有的核心要素。但对于一个新兴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是健全的市场,这种“价值趋势”投资具备天然合乎逻辑性。

  其实不仅仅是目前的A股市场,任何一个新兴市场的股市,都存在非常强的风格和行业轮动,他们的股市往往也是波动性很大。例如七八十年代的日本、中国台湾股市等,往往都是大幅波动。所以,对于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来说,长期投资只不过是一种方式,其本质是是对企业和行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是基于对上述认识,才有公募基金对风口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