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基金可借鉴申万深成指模式
分级基金诞生于2007年,2011年产品设计基本成熟,自2014年底在大牛市的背景下获得了巨大发展。2015年,整个分级市场的规模曾一度达到了5000多亿。在过去几年,分级基金这一产品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市场对这一类产品的需求巨大。
简而言之,分级基金通过将母基金进行风险和收益分层的方式,同时满足了两类客户的需求:
以保险公司为代表的机构客户,这类客户对于A类份额这样一种收益率较高,净值风险较低的产品有极大的需求;
以千千万万的散户为代表的个人投资者,这类客户对于B类份额需求强烈,原因是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B类份额相比股票有其独特的天然优势:
一、分级基金的母基金多为跟踪某一行业或主题的指数型基金,一般而言,投资者只需看对行业或主题,买入对应B份额即可获得不错的收益,帮助投资者避免了择股的烦恼。
二、B类份额作为一种低门槛的杠杆工具,有效填补了当前这一类金融产品的空白。
正是由于市场对分级基金这一产品的巨大需求,近两年来,分级基金产品规模迅速扩大。但是,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今年6月份以来的股市大幅调整中,以往一些被忽视的风险也得以暴露。从事后看,暴露的风险主要有两点:
一、许多投资者在未了解B类份额产品特征的情况下,以高溢价买入了临近下折、甚至是已经触发下折的B类份额,导致在较短的时间内,承担了巨大的亏损。
二、A类份额触发下折后,由于客户大量赎回折算得到的母份额,对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风波之后,分级基金这一市场的风险得到了监管层的重视,也有众多行业专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当前市场提议的改进方案集中在提高准入门槛和修改部分条款。
笔者以为,从避免上述两类风险的角度来看,简单的提高门槛指标不治本,条款的改良设计才是更好的方案。一个可行的改良设计是,借鉴申万深成指模式,当B份额净值跌破0.2时,采用同涨同跌模式,并在B份额净值继续跌破0.1元时,进行三类份额归一。
对于已有的分级产品投资,笔者建议,请券商端加强投资者教育,如请买入B类份额的投资者签署相关的风险揭示书等。
另外,也请投资者购买分级B类份额时,重点关注分级基金的相关指标,如整体折溢价率等,以帮助快速甄别风险。当整体溢价率较高时,意味着B份额的价格可能高估,建议回避;反之,则可在看好指数的前提下,积极参与B份额投资,充分利用杠杆享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