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香港基金互认大幕开启
昨天下午,中国证监会宣布,内地与香港互认基金首批一共7只基金获得了注册资格,即中国证监会同意3只香港基金通过互认在大陆注册,此外4只内地基金通过互认在香港注册。随后财政部、国税总局、证监会还联合发布通知,明确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的税收安排。
内地基金热情高涨
首批是7家,还有28家在申请
中国证监会此前曾在10月公布内地与香港的基金数量,香港方面申请“北上”基金数量为17只,同期有14只内地基金准备南下。但双方的规模相等,不论南下和北上,基金额度各为3000亿元人民币。但截至目前,申请前往香港注册的内地基金数量已经超过30只,可见内地基金走出去的热情相当高涨,而香港基金进入的数量维持不变。这意味着目前仍有28只以上的基金在申请排队之中。对于这一现象,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加上政策对北上的基金要求的门槛较高,所以香港符合申请条件的基金并不多。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表示,成功落实内地香港基金互认的有关安排,在促进内地和香港基金业共同发展,以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都有重大意义。他很高兴看到业界对基金互认安排的积极参与,并期待两地将有更多获认可的基金陆续推出市场。对香港来说,基金互认安排不单可扩大香港基金业的销售网络,更可吸引更多基金来港成立,把香港发展成为全面的基金服务中心。
在首批7只基金中,香港来内地注册的3只基金分别是恒生中国H股指数基金、行健宏扬中国基金、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上述三只基金的类型分别是指数型、股票型与债券型。4只南下去香港注册的基金是华夏回报、工银瑞信核心价值、汇丰晋信大盘股票与广发行业领先。除汇丰晋信外,全部是混合型的基金。
税收政策给予倾斜
三年之内个人投资者可以免税
18日晚些时候,财政部与国税总局联合证监会下发了“关于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内地香港互认基金的税收政策。
通知分别就内地投资者、香港市场投资者购买基金互认产品时,买卖基金份额的所得税、营业税、印花税等税种的征收政策作出了明确安排。其中,针对内地投资者投资香港互认基金时的缴税问题,通知作出了如下详细规定。
即:内地个人投资者买卖香港互认基金份额的价差所得,自2015年12月18日起至2018年12月17日止,三年内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通过香港互认基金分配取得的收益,由该香港基金在内地的代理人按照20%的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内地企业投资者买卖香港互认基金份额的差价所得,计入其收入总额,依法征收企业所得税;通过香港互认基金分配取得的收益,计入其收入总额,依法征收企业所得税。而香港不论机构与个人,如果通过基金分配取得的收益,则其代理人需要对其按10%的标准代扣代缴所得税。
营业税的征收方式为:内地个人投资者买卖香港互认基金份额的差价收入,按现行政策规定暂免征收营业税;内地单位投资者买卖香港互认基金份额的差价收入,按现行政策规定征免营业税。即原来征的就继续征,原来免的就继续免。
印花税的征收方式为:内地投资者通过基金互认买卖、继承、赠与香港基金份额,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现行印花税税法规定执行。
观察
哪个板块会火呢?
虽然目前跨界的基金数量较少,所以相关的受益板块并不明显,但是如果北上的基金多了,有基金业内人士表示,没准B股市场会火起来。
光大保德信的基金经理田大伟博士表示:首先,过去国内机构投资是不可以买B股的,但是香港的基金是可以买B股的,如果这样的基金获准在大陆卖,等于国内的机构可以变相买B股。这样一来,一直缺乏国内机构参与的B股市场投资者队伍就扩大了。第二,过去个人投资者开B股账户也面临着换汇的问题,现在也可以直接买在内地注册的香港基金,通过香港基金的外汇额度去买B股,额度上又有所扩大了;第三,港币与美元挂钩,一旦步入加息通道,对投资者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目前B股的估值要比A股低多了,很可能会吸引这部分基金去尝试B股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