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互认拓展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深度广度
首批7只内地香港互认基金18日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注册,3只北上的香港互认基金和4只南下的内地互认基金,将率先公开销售并试水客地资本市场,为更为广泛的投资者群体提供金融服务。
在“市场化、法制化”这一发展方向下,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进程近年来不断加快。如果说沪港通试点的推出,使我国资本市场步入对外开放“升级版”,那么内地香港基金互认的落地,则进一步拓展了我国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行业专家认为,基金互认正式推出,创新了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新模式,沪港通试点实现了两地投资者直接买卖交易股票,基金互认则在已有QFII与QDII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实现了两地资产管理行业的互认和“互联互通”,基金互认与以沪港通为代表的交易所互联这两大模式,将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今年中期,A股市场出现剧烈异常波动,但此间资本市场扩大对外开放的各项工作并未暂停或因波动而偏废。7月1日基金互认工作正式启动以后,两地监管部门开始接受互认基金的注册申请,财政部、央行等部门则联合推出基金外汇、税收等配套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基金互认的推出也表明了决策层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思路。
推出双边互认基金,或多边“基金护照”,是境外成熟市场较为普遍的做法。欧盟基金市场通过UCITS指令大大提升了国际竞争力,成为全球第二大基金市场,并将产品销往全球各地,中国香港市场此前也与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市场推出了互认基金。
互认基金落地后,内地市场的金融产品、投资服务可跨境销售,有利于实现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满足居民跨境投资需要,拓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提高两地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有利于境内基金管理人进一步提高投资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
同时,也将促进和深化内地与香港经济金融合作。基金互认使得香港成为基金产品的进出口平台,可增强香港的吸引力,吸引全球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到香港发展。内地市场引入海外成熟产品,也为境内投资者提供了更加丰富、便捷的投资渠道。
业内人士分析,我国基金互认的具体落地方式,考虑到了A股市场的基础市情,先选择已经运行一段时间的普通产品进行互认,降低了投资者识别分析的成本,降低难度,减少干扰,是非常务实的安排。
首批注册基金相对均等的销售规模,也体现了双方平等互利的原则。首批3只北上和4只南下互认基金截至9月底的规模分别约为166亿元和173亿元。根据两地签署的备忘录及有关规定,互认基金在客地的销售规模不得超过注册地市场的基金资产规模。因此,两地互认基金在客地的最大可销售规模大致相当。
基金互认是吸引长期资金的重要方式,无疑也将扩大双方市场对股票、债券以及其他基础产品的需求,推动交易所互联互通品种的数量、规模与活跃度上新台阶。
首批互认基金注册完成之后,内地香港两地监管部门将进入注册申请的常态化审核。可以预期,基金互认制度下,我国金融业双向开放的动脉中将输入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也将日益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