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募资产净值居全国第三
2015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可谓跌宕起伏,各大基金公司也经受了巨大考验。作为中国的“基金之都”,深圳的基金公司在去年表现依然可圈可点。不仅在“股灾”来临时,成为救市的“压舱石”,更是凭借产品、业务、组织等多方面的创新,成为引领行业转型的一面旗帜。
据统计,在过去的2015年,除了第三季度受股市动荡影响,基金规模基本没有增长外,其他几个季度,各大基金的规模都呈快速增长态势,全年仅5家小公司的规模有所减小。按照基金规模排名,深圳地区共有5家公司入围全国基金规模前20强,比上一年少1家,南方基金依旧排在行业前10的位置。
深圳公募资产净值居全国第三
今年1月5日,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发布了“2015年度基金业绩与规模榜单”。根据该榜单,2015年国内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规模达到8.4万亿元。去年前三季度,深圳24家基金公司管理749只公募基金,公募基金资产净值1.48万亿,同比增长40.49%,资产净值居全国各省市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北京。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公募基金子公司业务也在去年迅速扩张。据统计,去年前三季度,深圳基金子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合计2.98万亿元,居全国第一。民生加银资管、招商财富资管、平安大华汇通、融通资本等四家子公司业务规模遥遥领先,大幅超越行业内绝大多数基金管理公司。
“深圳被视为中国基金业发源地。深圳基金业不仅起步较早,而且成长迅速。”一名业内人士介绍说,“但是近年来,随着其早期拥有的各种政策红利消失,加上行业竞争加剧,深圳基金业逐渐进入到发展的瓶颈期,相比国内其他城市,深圳基金业优势在逐步缩小,原有的一些基金公司也面临流失的危险。”
以2015年为例,按照具体公司资管规模看,截至当年底,天弘、华夏和易方达分别管理基金资产净值规模6739.3亿元、5902.24亿元和5760.38亿元,名列三甲。在前10名的企业中,深圳仅有南方基金一家入围,以3355.59亿元的规模,排在第6位,而去年入围前十的招商基金,今年则跌至第11位。
“很多时候对总经理来说,保持在前十位置是一项政治任务。”一名基金业内人士说。记者梳理最近5年的基金“新十家”榜单发现,深圳入围规模前10的基金公司从2011、2012年的3家,降至2013、2014年的2家,到2015年已仅剩1家南方基金,且南方基金的规模排名也从当初的行业第3,跌至第6位。
“深圳基金业的规模优势突出,但是龙头企业实力稍显欠缺,‘老10家’的实力和影响力都有减弱。”上述人士表示。通过基金规模排名座次的变化,也能够看出资管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以招商基金为例,截至去年底,虽然该公司已连续两年实现公募资管规模的翻番增长,但今年排名仍较去年下滑一名。
深圳公募成为股灾“救火队员”
回首2015年的资本市场,一场突如其来的“股灾”,给很多投资者带来至今难以熨平的伤痛。2015年6月15日以来,A股市场开始持续出现非理性下挫,大盘蓝筹、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均遭到不计成本的抛售,短短十余交易日,上证综指暴跌30%,投资者损失惨重、人心惶惶,恐慌气氛在资本市场迅速蔓延。
面对非常理、非逻辑所能解释的快速下跌,7月3日,深圳市投资基金同业公会(SZAMA),率先代表行业公布了一份《救市倡议书》。以南方基金(会长单位)为首的会员单位,集体呼吁广大投资者及业界,珍惜来之不易的证券市场的发展良机,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理性看待市场的涨跌,重塑市场信心。
就在一天之后,国内25家公募基金又召开会议,并由基金业协会发布了“会议纪要”,提出3点举措:一是打开前期限购基金的申购;二是加快偏股型基金的申报和发行,并根据基金契约规定,完成新增资金建仓;三是参会的基金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承诺:积极申购本公司偏股型基金,并持有1年以上。
记者注意到,在这25家公募基金中,南方、鹏华、招商、博时、大成、融通等6家深圳系公募基金赫然在列。此后,南方基金便第一时间宣布拟自掏腰包出资1亿元,申购旗下偏股型基金,并承诺持有上述基金的时间将不少于1年。除此之外,该基金高管和基金经理也表示,将出资申购旗下的偏股型基金。
在龙头大哥带领下,大成基金也出资固有资金8000万申购/认购旗下偏股型基金;前海开源基金则使用自有资金2000万,认购旗下金银珠宝主题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商基金出资不低于5000万元固有资金申购/认购旗下偏股型基金;博时基金出资4000万元固有资金申购旗下偏股型基金……
“从基金公司先后发声,倡议理性看待市场波动,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到积极自购公司旗下偏股产品。在此轮‘救市’期间,公募行业整体上起到了稳定人心、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作用。”一名基金业内人士分析说,而深圳系公募基金在“股灾”期间的表现十分积极和主动,很好地扮演了“压舱石”的作用。
多维度创新成为公募行业主旋律
2015年,对于公募基金行业来说,一方面要应对动荡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其自身也面临着不小的竞争压力,除了同业的竞争外,还有来自行业外部的挑战,比如券商、银行、信托、保险、第三方理财、私募乃至个人,如今都纷纷进军财富管理领域,这使得基金业传统业务模式遭遇巨大的挑战。
基于此,业界人士分析称,传统的公募基金只有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才能在“大资管时代”赢得一席之地。那么,对于深圳公募基金行业来说,除了前述“子公司业务”这一创新点之外,去年深圳公募在产品创新、组织创新等方面,还有哪些新的探索呢?
首先要提到的是,去年6月8日,鹏华前海万科封闭式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获证监会批准成立,并在深交所挂牌交易,成为国内首只符合国际惯例的公募REITS产品。REITs是一种以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汇集特定投资者的资金,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房地产投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信托基金。
鹏华REITs的诞生,被认为是2015年传统公募公司产品创新的一个经典案例。“它不仅意味着公募基金投资范围从此前的‘股权’拓展到了‘不动产领域’,即除股票、债券、货币以外的第四类资产,同时也意味着,国内一直在碎步走的REITs进程迈出了一大步,真正面向了更多的公众投资者。”业内人士分析说。
此外,深圳证监局还抓住前海开发契机,使得很多前海金融开放创新项目得以落地。据统计,截至去年7月底,前海入驻企业已达4万余家,半数以上为金融或类金融企业,其中就包括6家基金公司、23家基金子公司、2家期货公司、24家证券公司子公司,以及包括QFLP、QDIE在内的数千家私募基金管理机构。
这些注册在前海的基金公司,纷纷依靠该平台拓展相关的创新业务,尤其是组织架构上的创新。比如,去年7月成立的金信基金,成为了全国首家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的基金公司;另一家创金合信基金,则成为全国首家设立时即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基金公司,这些探索都为行业创新转型树立了很好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