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2亿无法兑现基金代销风控措施被质疑

  近期,香港上市的财富管理公司康宏金融因代销基金发生兑付危机焦头烂额。据悉,康宏并不是投资兑付事件当事人,仅仅是第三方中介,对于2亿元兑付难题康宏也无能为力。然而投资者并不是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康宏金融作为第三方理财公司风控措施有待考量。

  本周二,康宏中国发布了《康宏中国对代理产品近期兑付危机报道的官方回应》,其中表示,由于近年来中国整体经济增长放缓,部分康宏财富提供居间服务的私募基金产品到期后,基金发行管理方未能及时兑付。康宏在回应中表态称,由于自己并非投资关系的主体,不是投资兑付事件的权利义务当事人,因此,对于事情的进展,可能一直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兑付事宜的权利义务主体及司法处理机构并不会在第一时间通知到康宏方面。

  根据康宏给记者回复,目前基金发行管理方未能兑付的基金产品有易富士、中特防、普仁七号、全唐金泽项目(俗称蓝猫饮料)、北大未名项目(包括天业佳系列:天业佳瑞,天业佳荣,天业佳亿)等私募基金。涉及投资人约245人,涉及金额约2亿元人民币。

  据悉,受逾期事件影响,五一前后,多名投资人前往西直门外大街西环广场18层的康宏在北京的办公场所进行围堵,要求处理自己所购理财产品逾期未兑付的问题。

  本周一上午,记者来到北京西直门西环广场18层康宏金融在北京的办公地。在18层电梯口的指示牌上明确地写着,康宏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康宏投资”)、康宏碧升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下称“康宏碧升”)分别位于18层的两端,然而在现场,记者仅找到一家名为“康宏”的办公区。“这里就是康宏碧升。”前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康宏投资早就撤销了,之前的业务员全离职了,现在只有康宏碧升。

  根据上述员工的说法,康宏投资撤销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值得关注的是,在康宏金融官方网站上,其北京分公司的介绍中仍有康宏投资的身影,康宏碧升与康宏投资的联系电话、邮箱、客服热线全部相同。此外,有投资者告诉媒体:“康宏投资和康宏碧升为一套人马,两个公司都是康宏金融在内地的分公司,两公司曾经分别在18楼的电梯两端办公,后来合在一个办公室办公。”

  当记者要求对康宏目前在北京的负责人进行采访时,该工作人员以“负责人不在北京”为由拒绝了记者的要求。对于目前出现的“兑付”问题,该员工表示:“康宏在香港的总部在负责这件事,我们现在只做保险的销售。”并表示:“怕有风险,康宏现在不卖理财品了,只卖保险。”

  有投资者对媒体表态称:“是基于对康宏的信任,认为它是香港的上市公司,之前又跟业务员买过保险,当他们推荐理财产品的时候,也没多想,就买了。”另有投资者表示:“康宏碧升做保险也做理财,他们的名片上都是碧升保险,卖给我们的却是理财,他们的奖励都是康宏碧升发的。”

  据了解,由康宏投资代销的几款基金产品早在一年前已经遭遇兑付问题。资料显示,康宏金融成立于1993年,目前旗下主要成员包括康宏理财服务有限公司、康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康宏证券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2013年2月,康宏金融宣布成功透过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取得全国性保险代理牌照,成为内地首家获发相关牌照的香港企业。而早在2011年9月,康宏金融就在北京开设了内地首间第三方理财中心康宏投资。此后两年间,康宏金融在深圳、广州、江西、成都、南京等省市的分公司先后成立。

  据悉,整个兑付危机的重要起因源自于康宏投资是否具备基金代销资质。

  康宏在给记者的回复中表示,康宏在内地的公司,均按其经营范围及国家法律法规之规定,获得相应资质许可。康宏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开展的为非证券类投资咨询顾问等业务,内地并无要求金融资质(牌照)许可,新的规定是说今年7月15日之后所有的基金代销公司需要公募基金销售牌照。但康宏在内地的其他保险类中介机构(如康宏保险代理、经纪、销售机构)均已按国家法律及监管机构要求,获得了开展金融保险中介业务的资质许可。但根据康宏投资的税务登记证显示,涉及投资方面,该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投资咨询,而非投资管理或项目投资。也就是说,康宏在北京的分公司并没有销售私募基金的牌照。不过,记者也采访了解到,康宏所回应的“新的规定”主要指银监会发布的《关于99号文的执行细则》、规范信托公司的代销通道,在相关规定发布前,内地由第三方理财公司代销信托产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康宏公司在产品销售时,公司宣导实际情况不符,基金产品中提到的风控措施不符。”有投资者认为,是康宏方面没有做好风控,推荐了有问题的项目,才导致他们购买的产品逾期未兑付。

  对此,康宏给出的回应是,集团自2014年12月有产品出现兑付问题开始,已经没有再销售任何涉事的产品。集团在销售任何金融产品之前,已做足尽职审查程序,包括经由经验丰富的分析师组成的审查团队检视;调查期间团队先与目标企业管理层会面,并仔细研究其财务报表,以全面了解该企业的财务状况。

  但有媒体报道指出,康宏公司的业务员把相关理财产品推销给投资者后,后者一般是以合伙人的身份与另一家公司签订合同。但在签约过程中,相关公司却未出现。对此康宏并未在公开回应中表态,该公司仅强调,其是第三方理财公司,只负责的是中介服务,但是事件发生后,集团除了成立专责小组跟进事件,已将销售上述产品所赚取全数收入成立追讨基金,全数用于招聘专业律师团队等追讨工作。目前涉案基金公司已进入司法情况,内地司法机构亦就事件立案起诉,查明状况,现有待法院裁决。集团亦会继续协助有关人士,通过内地的司法制度向基金管理公司追讨损失,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根据康宏金融2015年年报,有关附属公司的资料显示,经营地在中国内地的附属公司中,业务范围主要覆盖投资咨询、保险经纪、资产管理服务、股本投资管理服务等几项内容。康宏金融2015年年度营收6.05亿港元,相比2014年下降62%。2014年末,康宏金融净利润2.46亿港元,2015年末净利润-4.67亿港元。值得关注的是,康宏金融香港业务出现下滑,寻求内地业务拓展,其保险代理业务收入有所增长。

  根据康宏金融2015年年报显示,“于本年度内,若干不利因素,(包括经济增长放缓,快速监管变动以及持续市场改革)对我们于中国内地业务的财务表现造成不利影响,收入总额达约98.3百万港元,按年减少约18.7%及咨询业务于年内停止营业。然而,随着本集团致力于多元化及企业品牌推广,我们于中国内地的保险经纪业务收入增长约18.3%至80.4百万港元,增幅理想。”

  此外,康宏金融2015年年报中提及“我们将以中国内地业务获利作为长远目标”。值得关注的是,在康宏兑付危机发生以来,康宏一直在强调该公司本身为一家第三方理财公司,更多的是负责中介业务,对于代销产品所发生的问题并不承担责任。

  零壹财经CEO柏亮表示,问题的核心在于涉事公司的基金代销业务是否合法,如果合法,那么只需要根据与投资者签署的合同履行责任即可。如果代销资质不合法,那么康宏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互联网金融法律专家肖飒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康宏作为一家理财中介公司,是否承担法律责任需要关注投资者资金的流向问题。“如果投资人与康宏签署三方投资协议之后,投资人的钱是直接打入到基金公司,那么康宏并不涉嫌违规,如果投资人的钱直接打入到康宏金融,那么康宏金融有可能涉及资金沉淀,如此一来,康宏很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业内人士称,如果该公司曾在网站公开表示保本保息,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将承担连带责任。而如果康宏在产品推介过程中存在隐瞒真相、虚假陈述,或者诱导消费者产生购买等行为,那么康宏也有触犯法律的嫌疑。在这方面,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时签署的合同以及发生逾期后康宏的做法来进行取证。

  关注手机(http:/m。cngold。org/fund/),基金最新动态随时看。